..目录一、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31、事件:全国大面积“爆表”.........................................................................................32、国际比较: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亟需改善..................................................................33、危害:在所有污染重中危害最大................................................................................5二、污染来源、治理措施及投资规划...........................................................61、污染来源:工业排放为主,机动车排放量迅速提升............................................6(1)二氧化硫:工业排放占85%.......................................................................................................7(2)氮氧化合物:工业和机动车排放逐年增加,前者增速较快...........................................8(3)大气颗粒物: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煤烟型占比最高...........................................82、治理措施:短期看“限制”,中长期看“调整”..............................................113、现有相关投资规划.........................................................................................................12三、北京“爆表”将刺激政策落地.............................................................131、案例1:2023年北京内涝.............................................................................................132、案例2:2023年北京PM2.5争议...............................................................................13四、重点受益板块及上市公司......................................................................141、园林景观板块..................................................................................................................14(1)园林景观板块收益.......................................................................................................................14(2)建议重点关注铁汉生态和蒙草抗旱.......................................................................................142、水电建设板块..................................................................................................................15(1)水电建设板块受益情况..............................................................................................................15(2)建议重点关注中国水电..............................................................................................................16..一、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1、事件:全国大面积“爆表”近期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颗粒物导致的雾霾天气频频在各大中型城市出现,其中北京连续多日出现重度污染。2、国际比较: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亟需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强了环境监督和污染控制力度,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如下图),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差异:2023-2023年,空气质量出现改善的主要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较低的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在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中国标准偏低:以主要的空气污染物PM10、PM2.5、SO2、NO2为例,中国国家一级标准较WHO空气质量准则值高出50%-150%。WHO标准衡量中国城市空气质量:2023年上半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符合(低于或者等于)WHO准则值的比例分别为0%、1.8%、63%,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排放量严重超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根据WHO的统计,中国PM10年均浓度较全球91个主要国家平均水平高出72%。.3、危害:在所有污染重中危害最大亚行、清华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认为,在中.国面临的所有污染问题中,空气污染的危害最大,因为它通过较差的市内或环境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另外,大气污染还对农业生产、全球气候等造成较大影响。人体健康:根据WHO的统计,2023年和2023年中国分别有35.7万和40.1万人因大气污染致死,均位列全球第一。根据世界银行(2023)的研究,2023年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和疾病一共69.9万例,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经济损失高达1574亿,相当于当年GDP的 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5200亿,相当于当年GDP的3.8%。 农业生产:根据世界银行( 2023)的研究,2023 年空气 污染引起的酸雨造成水稻减产1540万吨、小麦减产1630万吨、油菜 减产360万吨、棉花减产60万吨、大豆减产360万吨、蔬菜减产2.03亿 吨,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相当于当年GDP的0.22%。 物体腐蚀:根据世界银行( 2023)的研究,空气污染引 起的酸雨造成136亿平方米的开云真人 官网物体腐蚀,经济损失67亿元,相当于当 年GDP的0.05%。 . 二、污染来源、治理措施及投资规划 1、污染来源:工业排放为主,机动车排放量迅速提升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 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 . 注释:TSP和PM10、PM2.5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TSP的一部分, PM2.5为 PM10的一部分。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PM10/TSP的比值约为60- 80%,PM10/TSP的比值约为50%。 (1)二氧化硫:工业排放占85% 根据环保部《2023年环境统计年报》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国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其中85%来源于工业,15%来源于生活。 工业排放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物占比73%。 . (2)氮氧化合物:工业和机动车排放逐年增加,前者增速较快 根据环保部《2023年环境统计年报》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国 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9.4%。其中工业增加14.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 放量的79.1%,“十一五”期间年均排放量增速为6.6%。生活氮氧化 物排放量减少5.2%,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0.9%,其中交通源氮 氧化物排放量为290.6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5.7%。 但是就交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而言,环保部《中国机动车污染 防治年报2023》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599.4 万吨,同比增长2.8%,增速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持平,以此 推算,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32.4%。 . (3)大气颗粒物: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煤烟型占比最高 大气颗粒物(PM)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目前影 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粗分散 系(粒径
10μm )和胶体分散系(0.001~10μm )。其中,对人体健康影 响较大的主要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μm 以下,能用鼻和嘴吸入 的那部分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一 般又可分为细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 )和粗颗粒(2.5~ 10μm之间)。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质称为PM2.5, . 主要由燃烧过程产生,如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当二氧化硫、氮 氧化合物和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燃烧产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 时,也可能生成超细颗粒(PM0.1)。 PM2.5的形成方式有3种:一种是直接以固态形式排出的一次粒 子;这种粒子通常先在高温状态下以气态形式排出、再在烟羽的稀 释和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态的一次可凝结粒子;另一种是由气态前 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通过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 的二次粒子。近年来,由于燃煤激增带来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 排放,以及大城市机动车的增加,工业发展带来的VOC等排放,使 得大部分城市群PM2.5中硫酸盐、硝酸盐、氨盐等的二次粒子成分不 断增加。 由于环保部在环境统计年报、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中并未就大 气颗粒物的排放来源做出详细说明,我们采用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 《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所提供的资料作为分析基 础。 . PM2.5整体情况:Ba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学者们对过去十年 间全球PM2.5暴露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除内蒙、西藏、福建、海南、 广东、贵州、山东、湖北、青海之外,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在2023— 2023年的期间PM2.5浓度相比2023—2023 年期间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 恶化。其中尤其以浙江、新疆恶化得最严重,超过5%。该研究同时 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最高,远远超过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PM2.5分区域情况:根据有关机构对上海、广州所在长三角和珠 三角,以及北京的污开云真人 官网染来源分析,中国的大气污染已从煤烟型大气 污染特征转向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但是煤烟型 污染仍占很大比重。 . 2、治理措施:短期看“限制”,中长期看“调整”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控制空气污染以“限制”为主,即限制机 动车出行、限制排污单位排污等;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将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