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该国出口总额为306.4亿...在过去40年里,中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经验。近日,一个巴基斯坦记者代表团访...
光明网讯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获悉,8月22日,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父母代种蛋顺利运达巴基斯坦,意味着由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国产品种进军国际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展示了国产畜禽品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赵桂苹研究员表示:“育种团队一直在为“广明2号”走向国际市场做准备,通过智能表型测定及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全面应用,父系饲料转化率年改进0.02以上,母系产蛋年提高2枚以上,品种综合生产性能一直在稳步提升,“广明2号”商品鸡42日龄出栏体重3kg以上、料重比1.32-1.5:1,生产性能达国际品种同期生产水平,品种具有快速生长、高成活率、低料重比等显著优势。”
新广农牧董事长梁尚根先生表示,“广明2号”顺利扬帆出海,这份成就体现了国家对种业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更凝聚了十多年来科企协作团队深耕品种培育和推广的智慧与汗水,此次出口巴基斯坦17.28万枚种蛋可提供5万套以上“广明2号”父母代,未来可提供超700万只商品代肉鸡,即超过21000吨鸡肉。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国际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肉鸡种业贡献力量。”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于2009年开始白羽肉鸡关键技术研发攻关,研制了国内首款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京芯一号”,率先建立了高效肉鸡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新表型发掘和精准测定技术。新广农于2010年开启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之路,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育种企业。通过科企深度合作,陆续攻克了素材选取、选育技术、疾病净化等技术难关,新建了占地3600亩的高标准白羽肉鸡育种场和祖代扩繁场,打造了完善的品种售后服务体系。科企密切合作模式,助力“广明2号”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也为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宋雅娟)
“很惊喜,也很温暖,能在这里看到来自家乡的手工艺品。”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内,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高级记者阿巴博·阿里·阿斯伽尔在一家巴基斯坦商品铺内驻足,细细端详着眼前的巴基斯坦手工铜灯、铜雕花瓶、玉石挂件开云真人等工艺品。“巴基斯坦媒体及智库人士中国行”活动来到新疆乌鲁木齐,阿斯伽尔和8位巴基斯坦同伴一起,走进“世界之窗”新疆国际大巴扎。这场跨越近1700公里的“重逢”让阿斯伽尔激动不已。他说,眼前这家不开云真人大的店铺就像一座桥梁,融合传统、文化和艺术,也连接起巴基斯坦与中国坚固的友谊。
巴基斯坦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该国出口总额为3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4%。其中,农产品出口表现亮眼,达到创纪录的80亿美元,同比增长37%。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表示,出口对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政府继续为扩大出口提供便利措施。
在过去40年里,中国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经验。近日,一个巴基斯坦记者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亲眼看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中国卓越发展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改革,这使得中国在短短40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国家政策和经济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是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绝的经济体系。
巴基斯坦莫赫曼德水电站项目日前举行截流仪式,标志着这一中企承建的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莫赫曼德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斯瓦特河上,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总承包建设,于2019年9月20日正式开工,总装机容量80万千瓦。项目业主方负责人、巴基斯坦水利电力发展局高级官员阿西姆·拉乌夫出席仪式时,对中企在项目建设中展现出的专业精神和卓越能力表示肯定。他说,该项目将显著改善巴基斯坦民生,提高巴电力供应能力,为巴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巴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